• 信息索引号:

    11330700002592652B/2023-00393

  • 文件名称:

    202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

  • 发布机构:

    金华市人力社保局

  • 成文日期:

    2023-08-29

  • 公开方式:

    主动公开

  • 202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

    日期:2023-08-29 17:45:37 来源:市人力社保局 浏览量:​
    分享:
         

    朗读

  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,是“八八战略”实施20周年。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认真落实中央、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人民至上,坚持紧贴中心,坚持改革创新,深入开展稳就业惠民生行动,积极创建“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”,打好助推经济全面提速向好系列组合拳,实干争先,奋楫共进,为打造国际枢纽城、奋进现代都市区,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金华篇章贡献更多人社力量。

    一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,夯实共同富裕民生根基

   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,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,综合施策,精准发力,推动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,打造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金华样板。

    (一)促进就业岗位扩容更精准。坚持大就业工作格局,加强区域统筹、部门协同,实施就业岗位扩容提质示范行动。加大援企稳岗力度,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,发挥民营企业和平台企业吸纳就业重要作用。加大国有企业、机关事业单位、基层服务项目、基层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力度。常态化开设“招聘夜市”“零工驿站”,搭建县乡村三级零工服务平台,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20个以上。高质量培育建设10个以上高辨识度的劳务品牌。打响“就在金华”品牌,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,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%以内。

    (二)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更到底。持续开展“就帮到底”先锋护航行动,健全就业援助闭环帮扶机制。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、登记失业人员、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实名制帮扶。推进“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”数字化应用贯通到村社,落实好帮扶巡检督导制度。深入开展“春风行动”“就业援助月”等活动,通过就业培训、招聘信息推介、公益岗位安置、社保补贴等方式,实现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5000人以上,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以上,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率100%,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动态清零。

    (三)保障企业稳岗用工更有力。全力落实保用工稳生产各项举措,落实好稳岗留工等助企惠民政策,推动经济全面提速向好。深化“十县连百县”劳务协作机制,落实来金留金政策措施,确保脱贫人口在金稳定就业10万人以上。完善就业监测模型,定期开展就业形势分析,完善企业用工预警机制,常态化开展援企稳岗服务。大力开展“送政策、送服务、送温暖”活动,对重点缺工企业开展“点对点”上门服务,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、劳务余缺调剂、人力资源机构市场运营等予以保障,实行清单式实名销号管理。

    (四)激发大众创业活力更强劲。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,更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。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力度,探索建立园区创业担保贷款整体授信模式,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服务网点镇街全覆盖,发放担保贷款4亿元以上,扶持创业3800人以上。加大创业平台建设和政策扶持力度,培育“浙中创客”优创品牌,通过开展“金创学堂”“金创沙龙”“金创擂台”等系列活动,建立“培引护”体系,培育“金创之星”300人以上,组织创业培训3000人次以上,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12家,推进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,努力打造最优创业服务环境。

    (五)提升就业服务保障更优质。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。健全求职招聘全程服务机制,建立失业登记管理服务、就业援助和重点群体实名制管理服务等制度。落实失业保险省级统筹相关工作。完善就业政策精准落实机制,通过“无感智办、免申即享”等方式,确保各项就业补贴政策直达快享。支持高质量就业社区(村)扩容提质,创建县级高质量就业社区(村)300个以上、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(村)75个以上。推进“浙里就业创业”数字化应用区域全覆盖,形成治理路径畅通到底、服务触角覆盖到边、就业帮扶落实到位的服务体系。

    二、强化社保提质增效,健全社保惠民保障体系

    对照“健全覆盖全民、统筹城乡、公平统一、安全规范、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”要求,探索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,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集成改革,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。

    (一)深化养老保险体系建设。深入实施参保扩面行动,稳步提高待遇水平。开展“千村万企”社保政策宣传,推进全民参保计划,新增企业职工参保10万人以上,户籍人口参保率99.5%以上,企业职工参保率提升2%以上。加大企业年金、人才集合年金推广力度,新增企业(职业)年金5亿元。稳步提高待遇水平,落实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。

    (二)实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。落实工伤保险省级统筹,规范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。深化建筑项目实名制参保,推进村两委、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,新增工伤保险参保10万人以上。开展工伤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,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联网结算覆盖率实现100%。推行工伤住院费用按病种支付试点结算,建立医疗费用智能审核机制,试行门诊医疗费用“零跑直报”。加快推进“工伤智防联控”,健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,强化工伤预防源头治理,提升工伤认定鉴定质量,工伤事故发生率下降10%以上。

    (三)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能力。建立线上线下融合、运行高效的社保业务咨询服务体系,打通经办服务“最前一公里”。全力推进老年人“四五六”工作法,推广“五心”优享服务,探索视频经办等新模式。统一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政策,规范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,完善“智慧认证”平台,提升数字化社会管理服务水平。落实“一网通办”,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,高频事项网办率95%以上,经办群众满意率98%以上。

    (四)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水平。迭代升级“社保基金安全在线”应用,推进“五库”建设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金监督,进一步夯实“四位一体”风险防控体系。运用数字化手段筛选重大、常见风险隐患,建立并动态更新“风险库”,常态化开展风险提示。制订基金监督检查指引,建立“要点库”,开展专项检查和第三方审计。开展问题整改“回头看”,对照“问题库”逐项销号,及时堵塞管理漏洞。对重要岗位“人员库”实施三色监管,个性化开展业务培训、警示教育、岗位调整。通过公务员学法“第一课”、社区企业大讲堂、微信抖音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,分享“案例库”,营造全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。

    三、强化人才引育留用,建设青年人才集聚高地

    大力实施智选金华 青创未来系列引才行动,着力搭建青年人才引育留创励全生命周期服务链,力争全市全年汇聚青年博士1000名以上,培育企业创新工程师1000名以上,引育青年大学生10万名以上,打响“智选金华”大学生集聚工程品牌。

    (一)开展“智选金华”引才行动。推进活动引才,加强市县统筹,开展智选金华 青创未来为主题的各类引才活动600场以上,建立一批高校引才工作站、大学生实习示范基地,推动青年人才集聚。推进精准引才,建立“一图两库一目录”引才模式,绘制引才地图,强化企业人才需求库、青年人才供应库融合,发布“2+4+X”等重点产业人才紧缺目录。推进市场引才,制定人力资源服务发展扶持政策,实施人力资源机构星级管理,推动浙中人力资源产业园建成省级综合园,推广用才宝”“用才云店应用,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值向百亿元冲刺。

    (二)开展“才涌八婺”育才行动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,探索工程领域职称社会化改革。创新企业工程师职称评价方式,强化培训结果在评审中的运用。推进企业技术人才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。强化企业主体作用,促进企业工程师评审结果与企业人才培养、使用相衔接,达到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共赢双局面。加强企业专技人才队伍建设,建立市321人才企业工作站、工程师创新联盟中心,培育企业创新工程师1000名以上。

    (三)开展“留在金华”留才行动。建立在金高校常态化对接机制,成立金华籍博士之家、在金博士交流中心,开展金华籍博士家乡行等活动100场以上,力争在金高校大学生留金率33%以上、金华籍大学生回金率35%以上。打造浙中i人才综合服务平台,加快人才政策兑现,提高人才获得感。适时选树一批青年人才典型,增强荣誉感,提升稳定率。

    (四)开展“创在金华”青创行动。建强百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完善博士后考核评估机制,激发博士后研究人员创新创业活力,促进科研成果质量和产业转化应用明显提高,力争科研成果转化效益70亿元以上。建强百个青创孵化基地,加强青创孵化基地政策扶持,举办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,打造全过程创业服务体系,推动产业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。

    (五)开展人事人才激励行动。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政策体系,出台全市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管理办法。迭代升级事业单位人事工资管理服务系统,推进事业单位业务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。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远程面试技术改革,推动该技术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面试领域广泛应用。完善事业单位薪酬分配制度,研究高校、科研院所薪酬制度,落实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。加快建立事业单位工资数据协同应用机制。有序完成国考、省考、事业单位招考、各类职业资格等人事考试,加快建成百个标准化考场。

    四、强化“技能金华”建设,擦亮八婺金匠金字招牌

    贯彻落实《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》精神,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,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,铺就八婺金匠成长之路。

    (一)高水平办好省市技能大赛。全市联动承办好省第二届浙江省技能大赛,充分展示我市技能风采,精细做好省赛项目服务保障工作,力争举办一届体现浙江水平、金华特色的技能大赛。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岗位练兵、技能比武、“八婺金匠”遴选等活动,全市技能比武100场以上、参与人数1万人以上,选拔优秀选手、建立培养梯队、优化人才结构,营造良好氛围。

    (二)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。围绕先进制造业崛起、数字经济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,开展重点群体精准化职业技能提升培训,培育一批与产业高度匹配的高技能人才。强化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资金的监管,全面推进职业技能数字化改革平台的应用,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精准度与专业性。深化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,构建终身教育体系。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以上。

    (三)高标准深化评价制度改革。推动落实“新八级工”职业技能等级制度,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建设,推动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,增加企业技能人才比重。遴选和培育新职业社评组织,扩大社会化认定覆盖面。继续推进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,全市自主认定超500家。结合乡村振兴开发地方专项考核,促进农村就业创业。全市新增技术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。

    (四)高能级提升技工教育质量。加快推进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,推行技师学院二级管理制度,进一步拓展技工院校生源,加强东西部协作培养技能人才。探索技师学院与本地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办学,毕业生同步取得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。实施技师学院扩容工程,推进浙江机电技师学院与金华技师学院迁建项目,争取财政资金项目投入,全市技工院校投资金额20亿以上。

    五、强化“安薪金华”建设,构建权益维护坚固屏障

   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,重点抓好全国两会、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人社信访维稳工作,提高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,精心维护和谐稳定劳动关系,打造“安薪金华”品牌。

    (一)强化企业薪酬分配指导。开展企业薪酬调查,发布全市企业从业人员分职业工资价位,促进工资合理增长。加强国有企业工资收入监管,做好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。开展企业薪酬分配指引试点,发布重点行业工资价位,引导企业建立多层级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,完善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工资分配制度。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,指导企业和劳动者合理确定工资标准和工资水平。

    (二)深化和谐劳动关系构建。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活动,全年开展企业用工体检3000家,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3000人,推广应用劳动合同“浙里签”平台。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机制,规范劳务派遣和特殊工时行政审批和监管。推进“安薪金华”建设,完善考核办法,压实属地政府、职能部门主体责任。打响“党建+安薪”品牌,聚焦国平台线索控、降量,突出工程领域、线索高发行业欠薪治理。发挥劳动保障督导员、劳动保障专员、劳动关系协调员“三支队伍”作用,扎实开展进村入企大宣传活动,确保欠薪线索动态化解率94%以上,力争全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达到A等次。

    (三)完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。探索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评估机制,加快推进新业态者在线、指尖仲裁等数改项目全省推广,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维权,提高劳动权益保障水平。完善企职双方互动机制,指导企业开展集体协商,推动企业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和薪酬体系。推动基层调解组织建设,10月底前全市建设30红社调解室示范点,年底前乡镇(街道)实现全覆盖。

    六、强化机关效能建设,打造忠诚勤廉担当铁军

    坚定捍卫“两个确立”,以实干实绩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坚决做到“总书记有号令、党委政府有部署,人社立马见行动”,打造政治过硬、拼搏实干、作风优良的“活力人社”。

    (一)旗帜鲜明讲政治。按照中央、省、市委部署开展主题教育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争做“两个确立”的忠诚拥护者、“两个维护”的示范引领者,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持续深化两学三讲活动,学理论、学法规,讲党务、讲业务、讲服务,做到与时俱进、常学常新。始终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、管理权、话语权,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吸引力。开展大学习、大培训、大比武,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社保干部队伍。

    (二)固本强基强组织。完善党组会、局长办公会议事规则,提升决策民主化、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。强化党建统领,分层定责任、分项立标准、分类严考核,建立上下贯通、执行有力的人社系统党组织建设架构体系。常态化推进工作专班、顶岗挂职锻炼制度建设,推进重要改革、重大任务、重点项目落实落细落地。完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,以人民满意作为谋划推进工作的关键考量、检验标尺,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,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。

    (三)建章立制聚合力。深化服务企业群众评价监督机制,完善局领导联系服务机制、晾晒比拼机制,不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。加强局属单位班子能力建设,建立周督查、月通报、季研判、年奖惩管理考核机制,塑造“我为人社添彩、人社为我喝彩”的系统文化。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,县市联动,深入开“四大双千”活动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坚持向上争取、横向联动、多跨协同,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。

    (四)优化作风提效能。积极开展“实干争先、拼搏奋进”清风护航行动,围绕人社系统重点工作、重大项目推进,开展作风问题督查,以有力监督和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真抓实干。深入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等各类专项治理,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。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、激励与约束并重,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。扎实开展新时代机关效能革命落实年活动,推动人社系统干部作风大转变、效能大提升,纵深推进“清廉人社、模范机关”建设,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